8月30日,由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智能技术学部轨道交通学院、上海市电机工程学会轨道交通专委会等单位主办的“2025中国智慧轨道交通学术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以“聚力科技融合创新,启航城轨发展新篇章”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国轨道交通领域的相关权威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约160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行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前沿趋势与创新实践。

论坛开幕式上,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智能技术学部副主任、轨道交通学院院长邹劲柏致欢迎辞。他指出,当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规模已稳居世界第一,行业正由“规模建设”全面转向“精细化、智慧化运营”新阶段。在此背景下,如何借助新技术保障基础设施安全可靠、降低环境影响,已成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课题。

论坛聚焦“智能运维、减振降噪、智慧工务”三大板块,组织了二十余场高水平学术报告。内容涵盖轨道病害智能识别、轮轨健康管理、振动噪声控制系统、减振降噪新材料、数字化运维平台、全装配式轨道系统等多个前沿方向,充分体现了“让想法产生更多想法,创新激发更多创新”的会议宗旨。来自同济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申通地铁、深圳地铁、京港地铁、杭州地铁、南京地铁、长沙地铁、苏州地铁、郑州地铁、金华地铁、中车株洲时代新材、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专家代表,围绕行业热点与技术创新作了精彩分享。我校智能技术学部陈迪来副教授在论坛上作了题为《基于多源测量的地铁直线轨道波磨与钢轨振动关联性分析》的技术报告,展现了我校在相关领域的科研进展。

本次论坛不仅促进了减振降噪技术与工务数智化技术的交叉融合,也为“十五五”期间我国城轨行业绿色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案。同时,论坛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搭建了高水平的交流平台,对推动行业技术创新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主要承办单位之一,通过本次论坛展示了我校在智能运维、减振降噪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进一步强化了与行业龙头企业及科研院所的合作伙伴关系,必将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文/图:陈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