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智能技术学部举办202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启动会

发布日期:2025-11-12

点击量:

为了更好地推进202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工作,1111日,智能技术学部在第一学科楼A407会议室举办202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启动会,邀请上海理工大学二级教师、博士生导师李春教授和2025年青年基金获得者王鹤霖老师围绕基金申报设计、基金文本打磨和项目命中策略的分享和交流,智能技术学部常务副主任裴颂文出席会议,学部青年教师参加会议,学部副主任邹劲柏主持会议。

裴颂文首先表达了对李春教授的欢迎和感谢,介绍了李春教授的科研经历、科研方向和科研成果。裴颂文指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青年人才实业发展的重要支柱,对青年教师的科研综合能力和反哺育人是一种重要的锻炼经历,是职业发展道路上的成果展示。他鼓励青年教师要积极申报,潜心研究,反复打磨,多向成功者取经学习。

李春教授围绕树信心、査原因和怎么做三个部分展开,详细分条讲解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过程中未获批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和实操;重点阐释了是“技术中的科学问题”,不是“科学中的技术问题”的科研观念;重点强调了“细节”问题,要对自己的申报内容进行精雕细琢,图文并茂,重视排版,反复修改等,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可落地实操的申报指南。

王鹤霖老师结合自己成功获批青基的经验和心得,分享了从“青椒”到“获资助”的实战指南,围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重要性、申报前的准备工作、申请书的撰写注意事项到形式审核及最后的提交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最后王鹤霖强调,此次成功还得益于学部组织的各项科研活动和教学交流活动,通过思维的碰撞,打开了研究思路,找准自己的研究方向,梳理融合了研究内容,助力其成功获批。

最后,邹劲柏总结发言,他指出,申报项目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人“做事”的过程,虽然结果很重要,但是过程也很有意义;鼓励青年教师要立足学校基本,找准研究方向,转化科技成果,解决实际问题;摆正心态,不管成功还是失败,正常地去面对最后的结果,与大家共勉。

本次会议明确了智能技术学部的重点科研交叉融合专项,为青年教师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对提升2026年国家项目申报质量、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李钰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