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人工智能领域产教融合,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精准对接,2025 年 11 月 10 日下午,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座谈交流会在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奉贤校区第一学科楼 A407会议室顺利召开。临港产业大学、上海市人工智能技术协会、飒智智能等相关领导,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智能技术学部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共商人工智能产教融合新路径、共探协同发展新未来。

智能技术学部常务副主任裴颂文教授代表学部表示欢迎,他详细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定位与发展概况,重点交流了智能技术学部在教学改革、师资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方面的建设成果。学部计划构建数字装备与技术“1+3+N”专业格局,打造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高地,核心专业每年更新20%核心课程,落实“三个三分之一”人才培养改革。与临港产业大学“三个三”办学思路不谋而合,意义深远。裴颂文指出,本次研讨会旨在搭建高水平的交流平台、校内外实践基地、共育人工智能时代创新人才。

临港产业大学校长王春华介绍了临港产业大学的创立背景和办学定位。临港产业大学是临港集团联合临港五校发起成立的公共服务平台,紧扣临港新片区国家战略与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背景,学校旨在赋能未来产业,打造长三角产教融合新标杆,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摇篮。
临港产业大学校长助理崔宇超介绍了临港产业大学建设情况,该大学以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产业人才为核心使命,聚焦产业人才精准培训,实现 “专业设置对接产业需求、人才培养衔接就业导向、教学实践融入产业发展” 的 “三业统一”,全力打通教育链与产业链融合的 “最后一公里”。强调其在临港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中,承担着人才管理与培育的重要职能,致力于打造产业人才集聚高地。
上海市人工智能技术协会副会长、飒智智能董事长兼 CEO 张建政分享了校企合作实践经验,包括联合共建实验室、与泰国共建共创基地等案例,并表示将把业内前沿技术与头部资源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 “培养即适配、毕业即就业” 的人才输送目标,助力企业留住优质人才。

智能技术学部党委书记陈雷系统介绍了学部在人工智能专业建设、师资队伍梯队培育、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的具体举措与显著成效。强调学部通过强化专业特色、打造卓越师资、搭建实战平台,协同推进、共同发力,展现了学部在服务国家战略、区域经济发展的实力与信心。
学部副主任陈丽琼围绕课程共建、实践平台、认证体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指出平台共建和资源共享是产教融合的深层合作。
在核心经验分享环节,双方围绕人工智能产教融合的关键议题展开深度研讨。

会后,临港产业大学、上海市人工智能技术协会一行在智能技术学部智能制造系主任逯代兴的带领下,实地参观学部的教学实验室、科研创新平台与成果展示区,详细了解人工智能学科建设、实践教学体系搭建、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的进展。参观嘉宾对学部浓厚的学术氛围、扎实的实践基础以及产教融合的积极探索给予高度评价。
此次座谈交流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搭建了高校、企业、行业协会多方沟通协作的坚实桥梁,更凝聚了人工智能领域产教融合的广泛共识,多方联动,多元主体协同,共育人工智能时代创新人才,共同构建产教融合新生态。
(文:刘 玲/图:曹荣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