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深圳高校产教融合育人模式、智能制造专业教育综合改革经验,同步对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前沿,智能技术学部党政班子成员及骨干教师代表一行赴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深圳技术大学及深圳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精准对标交流,在校企合作、专业升级、实践教学改革等方面为学部相关工作提质增效找路径、拓思路。

在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调研组重点了解其产教融合特色做法——该校将智能制造企业真实项目转化为实训课题、“企业导师驻校带教”等模式,为学部优化“三三制”培养体系、强化智能制造实训环节提供参考。学院还与华为、大族激光、TCL、汇川技术等行业龙头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形成 “订单班”“产业学院”等多元合作模式。双方明确将开展师资互训与学生顶岗实训合作,推动实践教学与产业需求衔接。座谈交流环节后,调研组重点参观考察了自动化技术实训室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训室。

走进深圳技术大学中德制造学院,调研组重点参观了工业机器人实验室、机器人驱动与控制实验室、机器人工程实验室。座谈交流环节,双方聚焦智能制造专业教育改革深入交流。深技大“以产业需求倒推课程设置”“校企双导师共带项目”等经验,与学部智能制造专业建设方向高度契合,双方计划联合探索课程优化、科研攻关合作,助力提升智能制造人才培养适配性。该学院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与德国多所高校及本土智能制造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整合机械、自动化、机器人等相关专业资源,打造跨学科协同育人平台;通过“企业调研-课程重构-实践强化”的闭环机制,每年组织教师深入企业调研产业需求,及时调整课程内容,确保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此外,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各专业均与对应行业重点企业建立了持续十年以上的合作关系。


在深圳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调研组实地考察工业大模型、具身智能机器人等前沿技术产业化进展,听取技术落地制造场景的案例分享,双方达成技术攻关、课程资源共建及人才联合培养意向,为学部对接产业前沿、反哺智能制造教学储备资源。研究院还牵头组建产业联盟,带动区域内多家特色产业集群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形成“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良性生态。


此次调研收获的“深圳经验”将直接服务于学部智能制造专业改革与产教融合深化,后续将推动经验转化落地,并持续深化与大湾区机构合作,为培养适配智能制造产业需求的人才夯实基础。
(文:马轻轻、毛阳;图:潘旺,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