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技术学部举办集成电路专班系列报告 全球集成电路产业链与中国芯发展机遇与挑战

发布时间:2025-05-15浏览次数:10

513日下午,智能技术学部集成电路专班系列报告在奉贤校区图书馆B103会议室举行。本次活动以"全球集成电路产业链与中国芯发展机遇与挑战"为主题,特邀垣芯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曾艳飞博士担任主讲嘉宾。报告由智能技术学部副主任荆学东教授主持,研究生院副院长翟育明教授、智能技术学部电气学院副院长曹开田以及学部师生代表出席会议。

荆学东首先介绍了曾艳飞博士的学术经历与研究领域。曾艳飞是湖南大学电子信息博士、国防科技大学微电子硕士,曾参与国家核高基重大专项——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微处理器的研发工作。他深耕半导体行业13年,先后在AlchipAMDGlobalfoundries等国际知名企业担任芯片设计工程师、项目经理等职,主导超50颗芯片流片,涵盖应用处理器、AI芯片、通信芯片、自动驾驶SOC等领域,工艺技术覆盖65nm5nm前沿节点。2018年,他创立垣芯半导体(Wallchip),致力于高端芯片自主研发与产业化突破。

报告中,曾艳飞博士结合自身研发与管理经验,系统剖析了全球集成电路产业链格局与挑战。他指出,当前全球芯片产业正面临技术迭代加速、地缘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国产替代需双轨并行:短期深耕成熟制程优化,长期突破先进封装与材料创新。他强调,国内制造技术水平仍落后国际主流两代,先进制造能力不足是产业发展短板,后摩尔时代的技术突围需聚焦Chiplet封装与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未来聚焦"中国芯"生态构建,需通过产教融合突破EDA工具、先进封装等关键环节,推动产业链自主可控。

报告现场气氛热烈,师生围绕"入行芯片设计,数字IC与模拟如何抉择""所学专业是否适合转行芯片设计"等议题与曾艳飞博士展开深入探讨。智能技术学部副主任荆学东教授总结指出,本次报告既展现了全球产业宏观图景,又提供了技术创新微观视角,为学部深化产教融合、优化学科布局注入新动能。并表示,未来学部将结合专家建议,进一步优化集成电路专业课程体系,强化校企协同育人,持续搭建校企对话平台,助力师生把握集成电路领域前沿动态,共同书写"中国芯"崛起新篇章。

(文:刘玲; 图:祁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