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技术学部与上海市公安局奉贤分局深化警校合作,共探智慧警务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04-27浏览次数:10

2025425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智能技术学部与上海市公安局奉贤分局于第一学科楼A407会议室,召开“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智能技术学部与上海市公安局奉贤分局新质战斗力专班共建”推进会,双方围绕“公安业务与高校技术融合”展开深入交流,会议签署校外实习基地协议、聘任校外导师,开启“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新篇章。奉贤公安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剑,智能技术学部副主任陈丽琼及双方团队代表参会,会议由王震主持。

聚焦痛点需求,锚定合作方向。王剑指出,奉贤公安管辖面积733平方公里、实有人口130万,年警情20万起,面临信息化人才短缺、技术应用与实战脱节等挑战,急需通过高校科研力量提升“打防管控”智能化水平。陈丽琼介绍,学部于2024年成立,现有近6000名学生、300余名教师,在智能制造、AI训练平台、机器人技术等领域具备科研优势,拥有上海市应用型人才培养试点专业及重点实验室,希望以“产教融合”模式为公安事业提供技术支撑。

签约聘任,构建长效合作机制。会上,双方签署实习基地协议,智能技术学部为奉贤公安分局提供技术研发、人才培养支持,奉贤公安分局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平台。同时,为进一步深化双方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智能技术学部聘任奉贤公安分局费渊警官为学校校外导师。

技术对接,三大领域碰出创新火花。在技术交流环节,学部专家与分局围绕三大重点领域展开深度对接。一是物证全息三维建模,学部机器人团队工业级建模技术与刑侦现场物证采集需求结合,探索简化证据采集流程,提升精准度。二是无人机与智能装备协同,针对巡逻防控、应急处置场景,开发无人机与地面无人机械协同系统,解决封闭区域装备路权受限、自主导航不足等问题。三是AI训练平台与大模型落地,开发AI训练平台,优化风险预警模型,探索大语言模型在研判报告生成、民警处置辅助等场景的应用。此外,双方还探讨了外骨骼机器人减轻民警户外作业压力、智能眼镜实时语音提示执法规范等创新方向,均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王剑表示,此次合作打破“技术研发与实战应用”壁垒,为奉贤社会稳定注入科技动能。王震强调,学部将整合优势资源,以问题为导向,组建跨学科攻坚团队,确保合作项目“可执行、能落地”,打造高校与公安系统协同创新标杆。

此次合作是智能技术学部服务社会治理的重要实践,双方将以实习基地为起点,在人才培养、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领域持续深化合作,为智慧公安建设提供高校方案,也为社会治理现代化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