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下午,智能技术学部在奉贤校区成功举办校庆系列活动——“四青智汇”系列论坛之“CCF 走进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本次活动聚焦端侧模型智能计算的软硬件协同加速方法。校长汪小帆、学部相关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戴国浩副教授、复旦大学韩军教授、山东大学贾振格教授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超教授以及学部师生代表共50余人出席会议。本次论坛由学部副主任邹劲柏主持。
校长汪小帆在会前与出席论坛的四位专家进行了亲切会谈。他首先代表学校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指出,智能技术学部是学校在落实上海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更好地服务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和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发展任务的重要探索,也是学校立足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开辟高质量发展新赛道的创新举措。他强调,出席今天论坛的四位专家学者在智能技术领域产出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积累了宝贵的研究经验,希望学部师生通过专家报告深入掌握领域内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动态,并以此为激励,积极投身于学部在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及保障机制等关键领域的改革与发展,全力聚焦高水平智能技术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进一步增强内涵建设,培养具有上应大特色和优势的、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会上四位专家分别结合自身研究方向、领域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上海交通大学戴国浩副教授聚焦稀疏计算与智能系统优化的研究方向,通过分享所研发的基于近似注意力差分计算与FPGA加速的软硬件协同方案,详细介绍了如何实现视频生成模型推理效率10倍以上提升,突破多模态AI部署瓶颈。复旦大学韩军教授聚焦智能芯片设计与高能效计算的研究方向,详细介绍了开发类FP6数据格式与比特级稀疏计算技术,指出可以显著降低图像超分辨率芯片的功耗与延迟,以移动终端与自动驾驶感知系统的应用为例作了详细讲解。山东大学贾振格教授聚焦微型机器学习(TinyML)与嵌入式智能的研究方向,详细介绍了设计资源感知微调算法与端侧自监督机制,并以助力医疗急救设备与机器人实现动态环境快速响应为例,分析了如何推动边缘AI自主进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超教授聚焦异构计算平台与张量任务优化的研究方向,详细介绍了构建数据流与硬件结构解耦的协同框架,并通过优化CNN、Transformer等模型在异构平台的执行效率,实现对复杂AI任务灵活算力支撑的赋能。
论坛现场气氛热烈,思想交锋不断。四位专家学者在活动现场与师生们进行了积极互动与深入讨论。专家们的报告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本次论坛有效增进了大家对智能技术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深入了解与系统思考。
杨瑞君强调,学部将通过“四青智汇”系列论坛持续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助力学部在智能技术领域的高质量发展。希望学部全体师生以此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坚定信心、下定决心、树立雄心,全力投身于学部的发展与改革事业中。 (图/文 智能技术学部 刘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