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专业介绍
机器人工程专业是国家十四五期间重点建设的新工科专业,符合上海市十四五规划重点发展方向;本专业结合科技与产业发展需求,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依托,将感知、决策和执行驱动相结合,是控制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的交叉融合。
本专业成立于2020年。现有教师19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4名,高级工程师1名,全部具有硕士学位,18人具有博士学位。本专业与机器人产业链各环节的特色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聘请多位企业兼职教师承担校企合作课程和实践环节的教学工作。目标是培养出服务于智能机器人产业及工程领域的设计与开发、集成、运维、管理等岗位的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
02课程设置
课程包括机械类课程、电气类课程、人工智能类课程、机器人类课程和实践类课程五大模块。核心课程有: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智能技术基础(A)、机器人学导论、机器人智能控制技术、移动机器人技术基础、电力电子技术基础、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智能传感与检测技术、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工程实训、机器人工程认知实践、工程项目案例分析、机器人技术工程实践一、二、三、机器人机电系统设计实训、 机械设计实训、机器人工作站课程设计、机器人系统集成应用仿真、生产实践等。
03 实验条件
机器人工程专业作为我院重点发展的特色专业,拥有良好的教学环境与实训条件。依托课程体系自主规划设计并于2022年建设完成“机器人应用技术创新实践中心”,包括8套工业机器人应用培训站,2套工业机器人结构认知站、三套结构机器人、20套移动机器人,保证本专业的实验实训有效开展,学生在这里可以接受到真实的机器人系统设计和应用场景,为毕业后迅速适应实际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图1 机器人应用技术创新实践中心 图2 移动机器人实验
04 人才培养
本专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依机器人产业而兴、托智能科技而强”的办学理念,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文与工程素养并重的应用创新型人才;本专业以跨学科和校企融合模式,引导学生学习和应用自动控制技术、机器人技术、智能传感与检测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解决机器人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毕业生能够熟练运用控制系统现代设计平台、机械三维设计平台、机电一体化系统融合设计平台,完成工业机器人和智能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及系统集成任务;学生具备良好沟通交流的能力,具有优良的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在智能机器人产业、智能制造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能够胜任智能机器人系统设计、机器人性能测试、验证等岗位;毕业生服务于国际与国内知名机器人与自动化公司、机器人技术研究院所、机器人领域高新技术企业。
图3 库卡机器人公司双师培训基地 图4 上海市机器人产业研究院双师基地
05 就业去向
机器人工程专业就业方向主要集中在机器人的设计研发单位、智能制造企业以及集成应用公司,从事智能机器人系统设计与测试、机器人工作站设计、装调与改造、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应用及运行管理等工作。最近几年毕业生考研率为20%-25%,出国深造为5%-10%,就业去向有大型国企、选调生、航天院所、汽车行业相关企业、智能制造相关企业、机器人本体企业、智能机器人研发相关企业、检测仪表相关企业及服务机器人相关企业,根据就业情况调研报告,我校毕业生对就业现状满意度、月收入等各项指标满意度均较高。
图5 学生生产实践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