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技术学部开展秋游活动

发布时间:2024-11-25浏览次数:57


11月15日,阳光明媚,秋风送爽,我部四个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气学院、计算机学院和轨道交通学院的教职工们,在工会的组织下,共同前往“金山南社”和“枫泾古镇”参与了一次意义非凡的文化交流与参观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加强教师团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放松身心,同时激发创新思维和教学灵感,促进不同学院间的交流与合作。

南社是20世纪初以民主革命启蒙思想宣传家、文学家、教育家为中坚,以推翻清王朝封建统治为共同政治基础,以振起国魂、弘扬国粹为主导文化思想,同时注意吸收西方先进思潮的全国性近代性文学和文化的社团。上海南社纪念馆,位于金山区张堰镇新华路139号姚光故居内,是国内首个全面陈列南社历史人物事迹的纪念馆,现为国家AAA旅游景区、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职工们在南社纪念馆里漫步,纪念馆内丰富的展品和详实的介绍,让大家对南社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教职工们在参观过程中,不时发出赞叹,对南社先贤们的贡献表示敬意。老师们边走边聊,不时驻足拍照留念,共同记录下这份珍贵的文化记忆。

参观完金山南社后,队伍稍作休整,便驱车前往枫泾古镇。枫泾古镇成村于南梁,成市于宋,建镇于元,名为“白牛镇”,明末改名枫泾镇。历史上枫泾被市河分为两镇。镇区水网密布,桥梁众多,素有“三步两桥,一望十条巷”之称。全镇有29处街、坊,84条巷、弄。保存古建筑物总面积达48750平方米,是上海地区现存规模较大、保存完好的水乡古镇。枫泾古镇也是上海保护与开发具有江南水乡特点、传统文化特色的自然村落和城镇的一个“样板”,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浓郁的江南水乡风情著称。在这里,教职工们漫步于古街小巷,感受着这里独有的宁静与祥和,并且欣赏了古镇的建筑风貌,体验了当地的传统手工艺,品尝了地道的江南小吃。古镇的每一砖一瓦都散发着历史的韵味,让人流连忘返。

我部此次跨学院联合参观与文化交流活动,不仅丰富了教职工们的业余生活,也增强了不同学院间的联系,还有助于激发老师们的工作热情和创新活力。通过此次活动,大家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文化的力量,也更加坚定了大家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心!

/图:智能技术学部